方深杯水母

Abylopsis tetragona   Otto
   

  174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形态特征
多营养体期:前后泳钟体大小形状差别显著,前泳钟体长约为后泳钟体长的1/3—1/4。前泳钟体长3.6一4.8mm。呈五角柱形,腹面下方延长呈四角柱形,棱锯齿较弱,泳囊的侧辐管向上弯成孤状,然后向下延伸与泳囊口环管相接。体囊卵圆形,其顶端有1盲枝,泳囊呈长圆筒形,顶端约与体囊小盲枝齐平,干室位于泳囊和体囊之间下半部。
后泳钟体长15.2—18.3mm。呈五角柱形,有5条边棱向下延伸,在泳囊口形成5个不对称基部突起,右腹齿大于左腹齿,背齿小。泳囊大,呈长圆筒形,有4条弯曲不规则辐管,基部稍膨大。
单营养体期:叶状体为四角柱形,侧面观方形,背面观长五角形,各边棱有锯齿,干室深,其顶端有一个分4支的叶状囊,其中有2个大而宽似抱囊状向左右水平分出,另2个较细长,一支垂直向上,顶端抵达叶状体顶部,另一支很长,垂直向下达叶状体三角突起下端。生殖泳钟基部有4个锯齿状突起,内有生殖体(图98)。

生物学

生活习性 东海主要栖息于0—100m水层;南海周年遍布于南海北部陆架内外区,东沙、中沙、西沙群岛周围海区和南沙群岛北部海区,春、夏季数量多于秋、冬季;在大洋区分布可及1000m,但主要在100m上层。

国外分布
其它信息

采集地点 东海(127°30′E—29°32′N),1978年6月,高尚武等;粤西外海,1959年4月,陈清潮等;西沙群岛的永兴岛、金银岛、中建岛等,1977年4月,洪惠馨等。